“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年,苏东坡的这首诗曾让惠州荔枝名满天下。据《惠州日报》此前报道,今年是荔枝丰产年,预计全市荔枝产量超8万吨,比去年增三成。然而,现如今,惠州荔枝被东莞、深圳、广州等地采购,被冠以外地品牌,成为外地特产。日前,有市民在今日惠州网“向书记说说心里话”栏目提出了加入“旅游文化”元素来打造惠州荔枝品牌的建议。
重销售轻营销,荔枝亟需树品牌
惠阳镇隆,素有“荔枝之乡”的美称。镇隆荔枝清甜脆爽,肉厚核小,色如丹霞,口感极好,向来是周边城市大规模采购批发的热门水果。今年以来,镇隆荔枝首次“触电”,通过电商增加了销售的渠道和知名度。然而,在销售行情好转的同时,镇隆荔枝的品牌之路走得艰辛且缓慢。别的城市过来采购的优质荔枝,最后却成了外地的“特产”。此外,当地果农只重视销售,对品牌营销概念的缺失,使得本来应该响当当的惠州荔枝品牌,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地位。
让游客了解惠州荔枝的历史渊源
让惠州荔枝被世人所认知,是许多惠州人的心愿。在今日惠州网上,许多网友认为,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可以在宣传苏东坡与惠州有关的历史文化、推介惠州旅游资源时,将荔枝文化植入其中。在吸引采购的同时,又可通过打好文化这张牌,让游客逐渐了解荔枝在惠州的历史渊源。
网友“黑夜白格子”对于打造惠州荔枝本土品牌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认为,随着惠州东坡祠的复原工程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而惠州荔枝和苏东坡又颇有渊源,不如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名诗,与东坡祠的建设结合起来,趁机宣传惠州荔枝品牌。
让游客成为“流动宣传员”
早在4月28日,我市就开通了双层观光巴士,而这几条旅游巴士路线便是将荔枝加入“美食地图”的最好契机。网友热议,可以将本土荔枝图片嵌入旅游观光大巴中加以宣传,并将一些大型荔枝园纳入观光线路,将荔枝融入惠州“美食地图”,这样本土荔枝成为惠州“新手信”指日可待。另外,旅行社还可推出荔枝庄园亲子游、荔枝采摘团、荔枝园骑行等一系列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中品尝鲜美荔枝。
记者在采访旅游界业内人士时,大家普遍认为,借旅游之力打造惠州本土荔枝品牌,结合本土特产进行打包推广,不失为塑造惠州荔枝品牌的一条新出路。他们认为,应该充分利用旅游带来的消费人群加以宣传,若能让外地游客感受到惠州的荔枝文化、品尝到优质的惠州荔枝,那么游客就会成为惠州“流动宣传员”,不但能将惠州的优质荔枝带到各地,还能形成良好的口碑。
市旅游局回应:将采取5大举措树品牌
针对网友们的建议,惠州市旅游局回应,采取如下措施宣传惠州荔枝文化和品牌。第一、发展荔枝农庄。依托大型荔枝种植园,创建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荔枝农庄,推进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增加荔枝种植的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第二、加大荔枝酒等深加工产品的开发研究,根据不同的荔枝品种进行酿造,使荔枝酒成为能够媲美葡萄酒的品牌酒类;第三、推进荔枝农庄与荔枝酒庄的结合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特色的惠州荔枝文化;第四、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荔枝种源基地,培育新的优秀荔枝品种,研究荔枝的保鲜技术;第五、通过举办荔枝节活动,发掘和打造惠州荔枝文化品牌,如惠阳区的镇隆,博罗的龙华、公庄等镇每年分别举办荔枝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品尝、采摘、购买惠州荔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