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东县委书记李灿洪。
刚在惠东巽寮落幕的妈祖旅游文化节备受好评,吸引了不少游客。滨海旅游业是惠东一大特色,由于去年底厦深铁路的开通,惠东迈入了“高铁时代”,惠东滨海旅游业踏上了“开往春天的列车”。包括厦深铁路在内,当前惠东发展迎来了诸多利好,环大亚湾新区上升为省的发展战略,惠东是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稔平半岛更是重中之重,惠东正在高标准规划建设稔平半岛。
诸多利好为惠东发展增添动力,近年来惠东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当前仍存在着经济总量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改变这一局面,惠东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灿洪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强调,广大党员干部需要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惠东自我加压、高树目标,制定了“2014年实现GDP440亿元、2017年实现800亿元”的发展目标。
策划统筹:陶然 黄沁 南方日报记者 罗锐 通讯员 刘冠军
到2017年人均GDP赶超全省平均水平
1
到2017年人均GDP赶超全省平均水平
南方日报:市委书记陈奕威曾提出,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敢不敢担当、善不善担当、能不能担当。“担当”已经成为当下考量干部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在您的理解里,结合惠东实际,“担当”应该如何解读?
李灿洪:在惠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惠东这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与先进县区相比,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突出。要改变这一局面,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敢担当就是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围绕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总目标总任务,惠东提出要实施“两步走”战略,即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亿元;力争到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亿元;实现人均GDP80000元,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对于这一目标,有党员干部心存疑虑,认为定位太高、难于实现。面对这一质疑,我们没有畏缩不前,就此打退堂鼓,因为我们看到了过去几年惠东加快发展所奠定的厚实基础、积蓄的强大势能,看到了惠东的发展空间还十分广阔。通过努力,惠东是大有作为的,这些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善担当就是要提升谋事的水平。要突破800亿元经济总量,实现人均GDP赶超全省平均水平,惠东必须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走一条跨越的发展新路。这对全县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以大视野、大气魄、大胆略来谋划发展,科学分析和把握惠东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谋事水平的提升促进发展水平的提高。
能担当就是要增强攻坚的能力。当前,惠东已由动力不足、爬坡上坎转入实力增强、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很关键,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这些问题,也在考验惠东领导干部抓工作的魄力、能力和毅力的地方。我们将以敢于攻坚、敢于破难的勇气和精神,积极作为,真抓实干,把难题一一突破,把目标逐个实现。
将稔平半岛打造成惠东核心增长级
2
将稔平半岛打造成惠东核心增长级
南方日报:您刚才提到惠东正在走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路,市里在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征程中,提出了“县区赶超计划”,为了缩小与先进县区的差距,惠东有何动作?
李灿洪:市里提出的“县区赶超计划”,对惠东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即2014年实现GDP437亿元,2017年实现GDP700亿元。对照市下达的目标要求,惠东自我加压、高树目标,制定了“2014年实现GDP440亿元、2017年实现800亿元”的发展目标。
要实现“两步走”战略,推动惠东跨越发展,关键要围绕“三重”建设,在打造三大发展平台(即打造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商贸物流配送平台)、扶持三类重点企业(即扶持传统优势产业企业、园区高单位产值企业、现代服务业优势企业)、培育壮大六大支柱产业(即培育壮大滨海旅游业、清洁能源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业、民营制鞋业、特色农业、新兴产业)上下功夫,实现县域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今年惠东将突出抓好三方面的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稔平半岛,将稔平半岛打造成惠东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惠东将抓好园区扩园工作;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惠东将重点扶持一批制鞋骨干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
被省里确定为纵向权责清单试点县
3
被省里确定为纵向权责清单试点县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热潮,惠州市此前出台了“1+6+1”的改革路线图,惠东有何改革亮点?
李灿洪:对深化改革工作,惠东高度重视,迅速搭建起相应的框架机构,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惠东改革有三个特点,一是方向“明”,坚持市场取向、问题导向和民生指向,按照“六个紧紧围绕”的改革路线,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确了2014、2020年两个阶段性目标;二是措施“实”,惠东确定了《惠东县2014年重要改革任务要点》,并对其中的47项任务逐一进行细化,分解成为127项细分任务,制定工作内容和完成路线图;三是探索“先”,积极争取省、市层面的改革事项在惠东开展试点,通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目前,惠东已被省确定为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纵向权责清单试点县。
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惠民行
4
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惠民行
南方日报:除了发展和改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也是今年惠州市三大核心任务之一。前段时间您也到平山大布村开展“三同三问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惠东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有何亮点?
李灿洪: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当前惠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开展教育时间活动,关键是转变作风,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惠东坚持早学习、早部署、早谋划,扎实完成“规定动作”,创新做好“自选动作”,教育实践活动开局良好、有序推进。
在“自选动作”方面,惠东创新学习方式、创新活动载体以及创新村务管理。惠东重点办好固定课堂、领导课堂、远教课堂、专家课堂、网络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实境课堂等“八个课堂”。惠东坚持把落实惠民措施作为践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创新开展了“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惠民行”活动,全县副科以上单位组建若干支惠民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服务活动,使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惠东还在县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三同三问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干部到联系村同吃同议同劳动,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做好服务基层、党员和群众。
下转A03版〉〉
将8个镇打造成现代产业集聚区
南方日报:建设环大亚湾新区,是惠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所提出的五年内要突出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作为环大亚湾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惠东如何推进环大亚湾新区建设?
李灿洪:惠东作为环大亚湾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融入全市
发展大局,把推动环大亚湾新区惠东区域的开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好落实。当前,重点抓好规划调整、明确发展主题、加强攻坚等三方面工作。
惠东将准确把握《总体规划》对环大亚湾新区惠东区域的发展定位,
突出抓好滨海休闲旅游、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将惠东区域8个镇打造成以绿色产业为方向,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滨海旅游和清洁能源为支柱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围绕新区的开发建设,不断加大对稔平半岛的攻坚和突破,突出抓好“稔平国际旅游半岛”工程、白花石化基地和平海电厂、惠州国储等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要加快推进稔山滨海新城起步区建设,以点带面,为环大亚湾新区惠东区域发展作出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力争巽寮2016年创建成5A景区
南方日报:您刚才提到,滨海旅游是惠东在环大亚湾新区建设的一个亮点。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惠东滨海游客倍增,惠东如何进一步打响滨海旅游品牌?
李灿洪:近年来,惠东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滨海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优
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滨海旅游景区,倾力打造粤港澳地区滨海旅游度假基地。目前,惠东旅游尤其是滨海旅游已成为整个珠三角区域乃至广东旅游的新热点,在省外也颇具知名度。去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530.2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16.7亿元,其中巽寮就占了
6成左右。
接下来,惠东将以巽寮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以打造“百里国际滨海旅游长廊”为目标,在景区景点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市场营销上下功夫,进一步发展壮大滨海旅游产业,擦亮惠东滨海旅游品牌。惠东计划在今年年内完成巽寮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申报工作,并利用两年时间完善配套设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在2016年创建成功。
全面启动十年“无毒创建”活动
南方日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去年以来,惠东重拳打击制贩毒犯罪行为,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建立禁毒长效机制?
李灿洪:去年4月以来,面对严峻的制贩氯胺酮毒情形势,惠东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专项整治行动,经过近一年的严打整治,全县毒情趋向好转,毒品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去年5月至今没有外地制毒原料线索指向惠东,去年5月23日至今县内未发现现行制毒窝点。惠东成功侦破了4个公安部和1个省公安厅毒品目标案,打掉制贩毒团伙41个283人,打了一场漂亮的禁毒人民战争。为从根本上解决惠东的毒品问题,还要持续整治,特别是要在建立禁毒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推动禁毒工作的社会化、全民化、常态化。为此,惠东制订了《惠东县禁毒工作五年规划》,按照“攻坚一年、整治三载、治理五年”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打促建、打建结合,计划用5年时间彻底解决和根本治理制贩氯胺酮突出问题。惠东全面启动十年“无毒创建”活动,今年重点抓好首批58个“无毒创建”示范点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