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州特产网! 请 [登录] 或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热线:0752-6890999

惠城特产馆   博罗特产馆   龙门特产馆   惠东特产馆   惠阳特产馆   大亚湾特产馆   仲恺特产馆

新闻中心

更多 

·特大喜讯:《罗浮山传奇》书籍..
·温馨提示:购买惠州旅游知名特..
·来趟惠州,这些特产别忘了带回..

特产百科

更多 

·东坡会群仙
·惠州竹编
·惠州特产——三栋沙梨
·罗浮春来历
·东江传统风味名菜:“黄金酥丸..
·惠州梅菜
·东江盐焗鸡由来
·险过三门打紫菜
·客家娘酒
·客家擂茶

 ·当前位置:首页 > 商城概况 > 媒体报道 

一地鸡毛画出《梅兰竹菊》

发布时间:2017-6-30 15:29:44    点击:488次

一地鸡毛画出《梅兰竹菊》

叶伟兰和丈夫黄运斌的羽毛画今年又要到省里参展

2013年11月6日惠州日报民生新闻

▲立体羽毛画。

▲立体羽毛画。

 ▲今年参展的《梅兰竹菊》(从右至左)。

 ▲今年参展的《梅兰竹菊》(从右至左)。

    ▲叶伟兰在做羽毛画中的树枝。

▲叶伟兰在做羽毛画中的树枝。

    ▲ 《梅兰竹菊》中的菊花,是鹅毛做的,每一片都要烫过。

▲ 《梅兰竹菊》中的菊花,是鹅毛做的,每一片都要烫过。

  什么叫轻如鸿毛?在市民协会员叶伟兰位于仲恺高新区的画室,记者领教到了鸿毛之轻:叶伟兰在一根铜丝上粘贴一片如成年人拇指大小的羽毛时,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桌面上堆放的羽毛四处飞扬,好一会儿才缓慢落回桌上。去年,叶伟兰和丈夫黄运斌创作的羽毛画《春夏秋冬》(四幅),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博览会,获得了银奖。今年11月8日~12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第二届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六届民间工艺精品展,夫妻俩又拿出作品去参展。羽毛画是如何创作的?昨日,记者来到叶伟兰的画室,一睹羽毛画的制作过程。

画作大多用自家饲养的七彩山鸡、珍珠鸡羽毛创作

叶伟兰说,她创作羽毛画,大部分是用家里饲养的七彩山鸡、珍珠鸡、锦鸡的羽毛,“制作一幅20×45厘米的画,我们夫妻俩要花上一周时间。”

叶伟兰作画,除了要将画画出来外,还要在画上粘上羽毛,而且还要挑选不同色彩的羽毛和图案。叶伟兰大多采用七彩山鸡的羽毛。七彩山鸡的羽毛色彩丰富,有绿色、蓝色、白色、褐色等颜色,呈现出一种金属光泽。“根据构图,用不同部位的毛粘贴上去。有时一只七彩山鸡,身上能用的羽毛也就是一点点。”在她画室的台面上,摆放着近10种不同颜色、图案的羽毛。有些羽毛的颜色很相近,不仔细看还分辨不出来。

叶伟兰正在用羽毛做树枝,只见她拿起一片羽毛,与树枝上已粘贴好的羽毛对比一下,觉得颜色不太相衬,放下又拿起另外一片羽毛,对比之后觉得适合,就在铜丝上涂上胶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羽毛粘上,顺着羽毛纹路慢慢将羽毛理顺并按实。整个过程,差不多用了5分钟。

夫妻俩到沈阳拜师学习创作羽毛画

叶伟兰制作羽毛画的时间不是很长,“我是无意中获悉家禽毛能制作羽毛画的。”

叶伟兰幼师毕业,从小就喜欢美术的她,对画画很入迷,不时来几笔涂鸦之作。2002年她结婚了,丈夫黄运斌家族从1994年就开始饲养七彩山鸡,还有珍珠鸡、锦鸡等珍稀家禽。每年,当山鸡、珍珠鸡、锦鸡在秋季换毛时,鸡舍里一地鸡毛。虽然这些鸡毛很漂亮,但也只能烧掉。

有一天,一位来自山东的客户来购买山鸡,说买来山鸡主要是为了卖鸡毛。“对方说,鸡毛的价格比鸡本身要高得多,而且鸡毛是出口的,比鸡更好卖。”这让叶伟兰非常吃惊,原来山鸡羽毛还有这么大用处。

2008年,一位朋友告诉叶伟兰,上世纪70年代曾经有人做过羽毛画。叶伟兰慢慢开始收集羽毛画的资料,发现羽毛画的确不错,而且自己有很大优势,家族在龙门、博罗等山地饲养着几万只山鸡,鸡毛取之不尽。

当时广东还没人制作羽毛画,叶伟兰和丈夫就在网上寻找老师,最终在沈阳寻找到一位80多岁的羽毛画老师——— 李师傅。夫妻俩坐飞机到沈阳学艺。经过交谈,原来,这位李师傅曾经通过中间商购买过黄运斌家的羽毛。

在沈阳跟随李师傅学了一周羽毛画的技巧,叶伟兰和丈夫就回家自己琢磨如何“画”羽毛画了。

作画要用“活”羽毛,不能用掉下的“死”羽毛

回到家,叶伟兰就开始创作羽毛画。第一幅羽毛画,她“画”了4个多月,是一幅40×80厘米的风景画。

叶伟兰说,要创作一幅羽毛画很难。首先在收集羽毛上,就要“活”羽毛,不能用山鸡换毛时掉下的羽毛。“活”羽毛形状保持好,如果是用山鸡掉下来的羽毛,制作出的画比较呆板,不够自然。为了获取“活”羽毛,鸡一杀就要拔毛,然后进行消毒、晾干、归类,最后根据需要进行裁剪。

其次,根据画的要求来挑选羽毛更是难事。杀鸡时,她将整只山鸡连毛带皮一起消毒,根据画的要求来挑选,要哪个部位的颜色、图案,就剪哪根鸡毛。有时为了制作一朵花,就要杀一只鸡来取毛,因为可用的部分不多。

最后,如丝的羽毛要完整地粘贴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耐心,而且心无杂念。粘贴时,如果羽毛中有一根小细丝被扯断,这根羽毛就作废了,要重新粘贴。就是因为难,愿意做羽毛画的人很少。叶伟兰说,几年来她培养了200多个学生,最大的有60多岁,小的有十七八岁,但没有一个学生能做好一幅羽毛画,也没有一个学生能坚持下去。

去年创作了《春夏秋冬》,今年耗时两月创作《梅兰竹菊》

经过几年磨炼,叶伟兰和黄运斌创作羽毛画已经比较熟练。现在夫妻俩创作的羽毛画,有平面画和立体画。

叶伟兰说,立体画难度比较高。要先用泡沫做出一个立体模型,做模型要用刀片一点一点地削,制作好模型后才粘贴上羽毛。去年,叶伟兰和黄运斌制作的羽毛画《春夏秋冬》(四幅),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工艺博览会获得了银奖。叶伟兰说,当时她制作“春”时,用的多是公山鸡的羽毛,色彩比较鲜艳,代表着生机盎然的春天;“夏”用母山鸡毛比较多,因为羽毛的色彩较接近火热的夏天;制作“秋”的时候,因为秋天有落叶的感觉,色彩也特别鲜艳,她就在羽毛画中插一些色彩鲜艳的锦鸡毛;到了“冬”有下雪的感觉,她就用母山鸡毛和白色的鹅毛,制作出一个“雪”的世界。为了获取白色鹅毛,黄运斌专门购买了几只鹅给妻子拔毛作画。

今年,夫妻俩以“梅”“兰”“竹”“菊”为题,再次创作了4幅羽毛画。其中,制作“菊”最难。记者看到,这幅“菊”中的菊花雪白,花瓣还微微卷起,立体感很强,看起来像真的一样。叶伟兰说,白色羽毛是鹅毛,工序特别难,要将一根根羽毛用电烙铁烫卷。温度非常难控制,为了卷这菊花的羽毛,叶伟兰不记得烫坏了多少根鹅毛。“卷10根有一根成功就不错了。”这4幅画,整整花了夫妻俩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虽然制作的羽毛画获得过省银奖,但叶伟兰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足,她觉得要学的东西很多。她师傅制作的一幅森林立体画,是她学习的榜样。“我们很想用惠州的景点来创作一幅羽毛画。”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上一篇:惠州附近十大异国风情小镇! ·下一篇:惠东平海镇径口村种出七彩马铃薯..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Copyright 2014 - 2020 惠州特产网 (huizhoutechan.com)--罗浮山三件宝南国特产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71446号-4

订购咨询:

售后服务:

查询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