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时报讯 位于市区大江北区域的风门坳河、白石渠即将迎来截污治理和生态修复。近日市住建局联合市水务局组织编制了《惠州市风门坳河水清岸绿工程规划》(草案)《惠州市白石渠水清岸绿工程规划(草案)》,并在该局网站进行了公示。
根据两个规划,风门坳河沿线将建五个沿岸绿地公园和一个湿地滞洪区,其中三河滨江湿地公园(风门坳段)将于近期建设,届时,江北、小金口一带将多一个湿地观光游览场所。而白石渠区域景观设计主题定位为“白石浅望”,总体结构为“一带,两园,三段”。“一带”指:沿河打造特色浅滩湿地公园带。“两园”指:规划远期建设两个公园:白石滩公园、普济园。
风门坳河
规划五个沿岸绿地公园节点
风门坳河起点位于小金口柏江岭(柏岗河),自北向南流淌,途经金源片区、惠河高速、汤泉农业养殖区、市技师学院等,穿过惠博大道,一部分经风门坳排涝站流入东江,一部分与白石渠水合流而后汇入东江。
在环境景观规划上,该区域总体规划结构为“四带、五点、一区”。“四带”指的是生态休闲景观湿地带、滨水居住景观带、高铁生态核心景观带、新型产业生活景观带四段景观带。“五点”指的是沧浪濯英、碧柳叠湾、活力水畔、金澜望城、蝶舞童趣五个沿岸绿地公园节点。“一区”则指的是湿地滞洪区——湖光阡陌。
记者注意到,五个沿岸绿地公园节点中,三河滨江湿地公园(风门坳段)将于近期建设,届时,江北、小金口一带将多一个湿地观光游览场所。
白石渠
建沿河综合绿道13公里
白石渠起于汤泉,整体上自北向南流经汤泉片区、白石片区,穿惠博大道隧洞流入东江。沿渠以住宅小区、高尔夫球场、农村居住用地为主。据介绍,由于该地区白沙堆出江口古桥渡口尚存,历史足迹急需维护,因此对于白石渠河道进行景观打造、环境整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该草案还规划在河道规划红线范围内修建沿河综合绿道(部分含防汛道功能)连接东江、汤泉景区,总长13公里(含北环大道段),近期实施7.6公里,保证沿河单侧贯通。
该区域景观设计主题定位为“白石浅望”,总体结构为“一带,两园,三段”。
“一带”指:沿河打造特色浅滩湿地公园带。“两园”指:规划远期建设两个景观节点:白石滩公园、普济园。“三段”指:上游集康体娱乐、高端住宅区为一体的风尚段;中游以新农村、学校、配套设施为主体的清新段;下游以历史古迹为基石,打造文化主题生活段。
风门坳河5大公园+1湿地滞洪区
1 沧浪濯英↓↓↓
三河滨江湿地公园(风门坳段)效果图,规划面积17.5公顷,近期实施面积约15.8公顷。
(三河滨江湿地公园风门坳段,面积约17.5公顷,近期实施面积约15.8公顷)
本公园串联陈塘河、小金河出河口规划节点,打造三河滨江湿地公园,以保育自然湿地为主题,发展滨水休闲游憩功能,营造自然野趣的湿地观光游览场所。
2 金澜望城↓↓↓
(面积约7.7公顷,远期建设)
结合未来高铁站区规划,增加滨水开放空间,以湖林雅色为构景元素,打造生态化、智能化的高铁新城区。
3 蝶舞童趣↓↓↓
(面积约18公顷,远期建设)
将大地景观与城市人文生态景观相结合,构筑安全的生态廊道,设置游乐设施、运动项目,注入新城魅力,营造人工与自然一体的独特景致。
4 活力水畔↓↓↓
(面积约2公顷,远期建设)
该区段是未来的高品质居住区,营造具有活力的滨水空间,设置运动场地、阳光亭廊、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展现城市生活的活力与魅力。
5 翠柳叠湾↓↓↓
(面积约3.7公顷,远期建设)
保持河水蜿蜒曲折的自然之姿,满足城市和邻里社区需求,设置合理的配套设施,建立和谐有序的滨水公共空间。
6 湖光阡陌↓↓↓
(湿地滞洪区,约34.6公顷,远期建设)
赏湖镜浮翠田林风光,游阡陌纵横美好乡村。该区域有大面积的湿地滞洪区、绿地、田园等“海绵体”要素,构建起安全生态湿地系统,提升整个风门坳片区的雨洪调蓄能力。
白石渠两大公园
1 白石滩公园↓↓↓
(面积约21公顷,远期建设)
现状黄坑山塘水库为白石补水水源,利用现有的溢流渠与水塘打造生态湿地公园,以白石渠“白石”为主题,下游浅水区规划一处“白石滩”,形成本流域特色标志景点。
2 普济园↓↓↓
(面积约5公顷,远期建设)
该节点地处白沙古道旧址,现存普济桥保存完好,本次规划拟挖掘该地区历史文化,保护发扬现存古迹,打造一个以惠州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人文公园。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本版图片来源市住建局规划草案
|